我是检察官 | 每个孩子都是不可辜负的希望
2025-08-09 14:02:08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李祯媛 | 作者: | 点击量:9486         

讲述人:湘乡市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部主任 李婷

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翔  通讯员 陈文花 整理

检察机关要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最大限度地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从来不是简单地把案子办完,而是依法履行监督职责,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未成年人案件,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贡献“检察智慧”。请听湘乡市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部主任李婷说——

8月5日,我像往常一样来到办公室,桌上整齐排放的两封信件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8年,收到过不少孩子的来信,但这次却是两封,看到工整的落款,脑海中浮现出上周刚办结案件的当事人小新(化名)真诚悔过的脸庞及其父亲焦灼不安的模样。

拆开信封,映入眼帘的是——

“孩子犯了错,我们当父母的没尽到责任,愧疚又悔恨……”“已计划从事正当工作,学习一门手艺,用合法劳动创造价值,不再游手好闲……”

字里行间饱含着一位父亲不善表达但又担忧痛心的深沉,也有一个孩子迷途知返的勇气,让我看到了司法温度浇灌下的重生希望。

李婷给小新父子回信。

两个月前,在看守所提审是我与小新的第一次见面,看到泪流满面的小新,我不禁在心里悄悄发问,这孩子怎么会走到今天这步?

原来,小新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小新则留守老家跟随爷爷奶奶生活。隔代抚养的溺爱、父母陪伴的缺失、家庭教育的空白,让小新在成长路上渐渐迷失。进入青春期后,他开始结交社会不良伙伴,染上了抽烟、喝酒的习气,还经常进出娱乐场所。2024年7月一天凌晨,小新和几个社会青年在KTV玩耍时,一时冲动将一名男子打倒在地,为了“兄弟义气”,他频频挥拳,致被害人轻伤,小新也因此陷入犯罪的泥沼。

小新的遭遇让我感到无比痛心和惋惜。小新在询问过程中几度哽咽,参与提审的小新父亲在旁边自责地低着头,沉默不语,小新母亲也用手背不停地擦拭眼泪,这一幕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从来不是简单地把案子办完,而是带着‘教育、感化、挽救’的温度,拉一把迷途的孩子,用法治的光驱散他们成长里的阴霾。”这是我办案的初心。

回到单位后,我和办案组的同事联合妇联和家庭教育指导老师、心理老师,迅速研究制定帮教方案,对小新做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后,马上联系心理老师为小新提供了心理疏导,引导其正确对待情绪,避免冲动犯事;联合妇联为小新父母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指导小新父母如何补上“缺位”的爱;我和办案组的同事也同步跟进帮教效果,引导小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

8月1日,我们举行了不起诉不公开听证会。听证会上,小新坐在那里低着头,背挺得有些僵硬,手却紧紧攥着衣角。听证员问起小新对自己行为的看法时,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深吸一口气后抬起头,眼眶却泛红了。

“我那天太冲动了,我知道错了。我真的十分后悔,不管怎么说,动手打人就是不对的,请大家再给我一次机会好吗?”说完,他又低下头,手不安地搓动着衣角。

在听取听证员对小新不起诉意见后,我们联合听证员、人民监督员、侦查人员对小新进行了训诫教育,以听证会的形式来检验、巩固前期帮教的效果,确保小新在我们做出不起诉后能够顺利回到生活的正轨。

听证会后,我们依法对小新宣布不起诉决定时,我看到小新用衣角用力地擦拭眼泪,对一旁的父母连连道歉,小新的父亲眼里也闪过一丝泪光。

这两封信件在手里越来越重,我深感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任重而道远——每个孩子都是不可辜负的希望。

我脑海中思绪万千,不禁持笔写下回信:“不放弃任何一个迷途的孩子,尽力挽救他们,是一名未检检察官的职责所在。我们相信,只要以爱为帆、以法为舵,那些暂时偏离轨道的青春,终能重新驶向阳光彼岸,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答卷。祝愿小新能够在新的人生阶段给自己和父母交上一份满意的人生答卷。”

三封书信,一头连着父亲的愧悔,一头系着少年的迷途,一头牵着我们的使命。

这起案件的成功办理,不仅是湘乡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不断探索创新、协同发力的生动缩影,更是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深度参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的生动注脚。

我们始终以未成年人全面司法保护为目标,探索延伸检察职能,“向前一步”做实犯罪预防,“往后一步”做深罪错帮教,用心用情做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这项守心工程,携法治长风守护未成年人的“法治晴空”,助迷途少年回归,花蕾重新绽放。

责编:李祯媛

一审:李祯媛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